德仁苑的孩子,初来时大多只有七八岁,想家,往往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困难。2010年,家住德仁苑附近的晏红卫应聘成了那里的生活老师。十多年来,每到有新的孩子入住时,她就会忙得不可开交。有的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,有的孩子几天不说话pg电子app下载,还有的孩子不愿意吃饭……这些都需要晏红卫和同事们耐心安抚和陪伴,帮助他们度过最初的适应期。
自成立以来,德仁苑的运转一直依靠社会和政府的资助。为了节约开支,不大的院子里开辟出了一片菜地,还养了100多只鸡鸭。在孩子们的课余时间pg电子app下载,黄梅生和其他员工会带着他们除草、浇水,并用食堂的剩菜剩饭喂食家禽。“看到自己种的菜成熟了,孩子们都特别高兴。”黄梅生说,这样的“自给自足”,既能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食材,又锻炼了他们的劳动能力。
于是,来了不爱干净的孩子,黄梅生就让他当“卫生部长”,负责监督其他孩子不乱扔垃圾、不随地吐痰;遇到生活中不讲规矩的“刺儿头”,黄梅生就推他做“纪律部长”,协助德仁苑员工在各种场合维持相关秩序。“孩子是纯真的,要管理别人,自己自然要先以身作则。”黄梅生说,当曾经调皮捣乱的孩子“被看见”,他们的改变往往会十分显著。
同样被“看见”的,还有那些总是沉默的孩子。因为家庭条件不好,陈小诚和陈小勇小小年纪就有了自卑心理,性格也显得有些封闭。到德仁苑后,陈小勇发现身边的伙伴们都有跟自己类似的经历,也没有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。慢慢地,陈小勇话多了,笑容多了,在学校也有了朋友。他说,因为有了德仁苑这样的“家”,他再不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。
普通家庭里,孩子的很多事可以由家长代劳,但在德仁苑,黄梅生很注重孩子们的自主成长。自入住起,无论是洗碗、叠被,还是打扫卫生,孩子们都要自己动手完成。17年来,“大带小”已是德仁苑标志性的“家风”。“大孩子怎么做,小孩子眼睛看、手上学,潜移默化间就会了。”黄梅生说,这样的互助方式,不仅传递了生活技能,更重要的是也在无形中传递了良好的习惯和品质。
221.11MB
查看393.84MB
查看93.4MB
查看625.45MB
查看
网友评论更多
939利胜雅s
佩帅:三大外援发挥出色 崔康熙:回主场定赢苏宁
2025/08/23 推荐
954骆青桂529
欧姆龙通用品巡展石家庄站丨精准...
2025/08/22 推荐
151武珊菡ri
全球超级计算机TOP 20!曼奈柯斯...
2025/08/21 不推荐